“科技”依赖亟需变革
在“三花淡奶”爆火后,不少开通抖音账号的羊肉店,评论区底下总少不了一句“加了三花淡奶没?”更有店主为自证清白,直播半宿熬羊汤,但依旧平息不了质疑。
在这种情况下,消费者面对的是一个“黑箱”。除了供应链体系中的业内人士,普通消费者难以触达前述信息,这也就给了许多不良商家可乘之机。
在本次事件中,辛吉飞的部分支持者表示:其反感的不是科技与狠活,而是商家把科技产品当真材实料卖,消费者知情权需要得到保障。辛吉飞也在一次直播中强调,“低价没有罪,但忽悠人有罪,诱导消费者有罪。”
一直以来,在成本、质量和良心面前,餐饮从业者往往很难去达到一个完美平衡点。有些添加剂可加可不加,但放了味道更好、观感上更有食欲,更受食客欢迎。但如果周边饭馆都开始使用添加剂,坚持“零添加”的饭店就会被市场淘汰。
刘怂方面则告诉九派财经,类似三花淡奶煮白羊汤的手法十多年前就有了,而且不光中餐,西餐也有使用。此外,由于自己相继开过奶茶店、烤肉店,很早就留意到食品添加剂泛滥的现象,像20年前被添加在饮料上的一滴香、色素,如今在餐饮上的运用也更加广泛。
刘怂称,自己只是将制作过程拍摄出来,从未表达对食品添加剂态度和观点。“有的人不了解。说出来也是给大伙儿一个选择权,因为这个领域太不透明了。”
本质上,食品安全焦虑更多来源于对未知的恐惧,只有让消费者充分知情、并且给予自由选择的权力,才能缓解大众对食品安全的不安。
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,辛吉飞和刘怂的走红,的确蹭上了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焦虑,但这也是我们对食品添加剂的科普上存在大量空白导致的。“本该让消费者都了解事,却成新奇的内幕。大家越不了解,关注的人越多,传播越快。”
另据极目新闻报道,辛吉飞制作的部分食品的配方在现实中真实存在。多个品牌的牛肉粒产品配方表中,大豆拉丝蛋白是主要原料之一,肉、食用盐、植物油、果葡糖浆、使用香精香料等也在配料表中。在网上,还有网友展示他购买的牛肉粒,配料表中除了牛肉,还包含了猪肉、鸡肉、鸭肉等。
中国食品报融媒体率先发布的两条对辛吉飞的批评视频(其中第一条已经删除),掀起了一场餐饮界的舆论战。针对辛吉飞19.9元食品合成蜂蜜,中国食品报融媒体称其是抛开剂量谈毒性,“制造低价有罪论”和“贩卖焦虑”,甚至“传播犯罪方法”。
“食品添加剂的使用,在于一个量的问题,但却很难把握好这个度。到餐馆点一盘锅包肉,餐饮商家并不会告诉你包含哪些配料,更别说拿出直观的配料表、营养成分。”老饕补充道。目前为止,没有特定渠道或者把它透明化,商家会故意避讳添加剂的注明,能不往上写的就不往上写。
“正面的产品,消费者并不买账。你跟他们讲添加剂危害,他们会说你根本不懂,而且不以为然。后来我就顺势而为了,因为我要讨生活。”刘怂告诉九派财经。
在此期间,另一位“科技狠人”——烤肉店老板刘怂,也凭借“一勺三花淡奶”走红出圈。截至目前,刘怂抖音账号粉丝超过300万,近15天涨粉超260万,其8月25日发布的“三花淡奶煮羊汤”视频获赞68.6万。
上述视频中,有位开过饭店的回族大哥表示,自己为让羊杂汤呈现奶白色,需用牛骨炖煮很长时间,结果刘怂“一勺三花淡奶”,直接将清水变成奶白色浓汤。这一操作让在旁的回族大哥恍惚失神几秒,随后发出了灵魂拷问“这不骗人吗?”
在辛吉飞以及刘怂的账号评论区,众多网友现身说法,从轰动全国的三鹿奶粉事件、到烧不化的钟薛糕、再到近期海底捞猪肚鸡料理汤包,仿佛遍地都是“海克斯科技”。
贩卖焦虑还是良心科普?
在接受采访时,多个从业者期待辛吉飞和刘怂的这股风潮带来一些新变化。“哪怕部分造成恐慌,我依然是支持的。”老饕认为,辛吉飞们的出现给予了观众更多知情权和选择视角,有利于重新整肃整个行业,促成一次消费升级。
一场由博主辛吉飞引发的“科技革命”,正席卷整个食品行业。
美食博主段小段解释了,为什么大部分熟食店的卤味都比自己在家做的红润,因为商家在制作过程中添加了亚硝酸钠(超过0.3克就会中毒、超3克致死)。在视频最后,段小段还揭秘了商家是如何逃避监管,并呼吁消费者“没有买卖,就没有杀害。人人都该为食品安全负责”;
文章来源:《食品科技》 网址: http://www.spkjzz.cn/zonghexinwen/2022/0920/1739.html